广州建筑申报指南:老城区改造与重建策略
广州老旧房屋如何改造
广州老旧房屋改造需遵循一系列明确的手续和步骤。
老旧房屋改造的第一步是准备相关证件和资料。如果土地证和房产证完备,需对老房进行拍照并提交改造申请,然后携带房产证、土地证、老房照片等资料到行政审批大厅规划局窗口申请报建。若证件不齐但土地证上的四邻关系明确,同样需要拍照和提交申请,并携带相关资料申请报建。对于四邻关系不明确的情况,需土地部门先进行专业确认。
接下来是申请报建审批流程。申请人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土地证等资料到当地房管或土地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相关部门会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可凭规划许可证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改造过程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改造符合一户一宅的要求,即在同一宅基地上拆除旧房后新建;二是改造方案需符合乡村的总体规划,并经过正规审批流程;三是原则上每套房屋允许改造一次,若尚未改造过,可申请改造;四是改造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改造;五是改造方案需得到当地管理部门的同意,以避免被拆迁的风险。
此外,根据广州市最新的政策,对于危旧房的改造,政府鼓励优化户型设计和空间布局,支持增设电梯、公共走廊等配套设施,并允许适度增加建筑面积。这些政策为老旧房屋改造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但同样需要遵循严格的审批流程和规定。
综上所述,广州老旧房屋改造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的复杂过程,需要申请人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并严格按照要求准备资料和办理手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老旧房屋改造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
广州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可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
9日内40余个项目“拿地即开工”
广州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可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
时间就是金钱,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一家房地产开发商从中标拿地到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往往要花费至少3个月的时间,对于不少开发商来说这是一段“等不起”的日子。
为保障工程及时动工,帮助企业盘活项目资金,避免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自6月1日起,广州发布实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版,截至6月10日下午,根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全市已有40余个项目享受“拿地即开工”政策红利,较以往审批流程提前进入施工阶段。
这是广州住建部门继2018年实行施工许可证与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合并全网办(1.0改革)后,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举措。本次改革主要推出五大优化措施,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使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审批再提速,为实现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铺平道路。
分阶段灵活审批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6月1日,就在广州实施施工许可证2.0版的首日,番禺区住建局便收到了企业的办理申请。“改革后,我们办理了全市第一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企业1日申请,2日就拿到了许可证,合同工期就从2日开始了。”番禺区住建局副局长陈国桥说。截至10日下午,全市已有40余个项目享受“拿地即开工”政策红利。
拍地取得规划设计条件—办理设计方案审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施工证到最后正式动工,对开发商而言,完成这一周期往往至少需要3个月。广州保利城改投资有限公司开发报建部副总经理李晨透露,这次改革表面上看是缩短了工期,实质上是为开发商整个项目注入活力,既节省了开工成本,也防止在等待施工阶段对人力、设备的浪费,“对于企业来说,这次的措施不仅是‘暖心剂’更是‘强心剂’。”李晨赞不绝口。
本次实施施工许可证2.0版中最大亮点即分阶段发证。建设单位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后,可根据施工进展顺序自主选择,灵活分三阶段、两阶段或一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实现企业取地用地即可动工。李晨告诉记者:“此前,规划局审批在前,住建局审批在后,是一个线性的流程,要等一个阶段结束,再进入下一阶段。如今,可以通过分阶段灵活审批的方式,实现两证联并审批。”
广州市住建局审批处处长周泽志介绍,分三阶段审批即是按“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0.000以上”三个阶段分别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分两阶段审批是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和“地下室”合并为“±0.000以下”,即按“±0.000以下”、“±0.000以上”两个阶段分别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分一阶段则是直接申办工程整体的施工许可证。周泽志表示,此举由市住建局与市规划局携手推动,有助于释放全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动力,加快企业投入使用与生产经营进度,为企业赢得发展主动,保障建筑从业人员就业。
五大措施让施工许可审批再上“快车道”
在享受到改革红利后,珠光城市更新集团开发设计中心总经理王鑫感慨道:“以后项目就上了快车道了。”对于专业从事城市更新的开发商来说,缩短审批的每一天,都能够节省一笔相当数额的临迁费。提前申请银行贷款,尽早进入施工阶段,王鑫透露,城市更新项目本就有规模大、时间久、跨度长的特点,如今拿到施工许可证后,工期可至少比从前缩短10个月。
本次改革在1.0版“全网办”的基础上,共推出五大举措保障企业项目加速落地。除分阶段灵活发证之外,还包括优化规划手续、细化用地方式、简化办理装修许可和“秒办”变更业务。在优化规划手续方面,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采取承诺制,可对应不同申办阶段提供相应的规划手续,降低申办难度,帮助企业节约申报与开工建设时间,保障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助于稳市场主体、稳工人就业,是进一步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举措。
本次变革在1.0版“全网办理”的基础上,推出五大措施确保企业项目快速落地。除了分阶段灵活颁发许可证之外,还涵盖优化规划流程、明确用地方法、简化装修许可办理和“即时办理”变更业务。在优化规划流程方面,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采用承诺制,能根据不同申报阶段提供相应的规划流程,降低申报难度,助力企业节省申报与开工时间,维护市场主体投资信心。市住建局相关领导表示,这一举措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稳定工人就业,是深入贯彻“六稳”“六保”的关键举措。
在确保用地合法的前提下,市住建局还明确了用地方法,解决了企业拿地开工的前置条件。以前只有用地批准书一种材料,现在,建设单位可以提供《划拨决定书》《出让合同》《不动产权证》等8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作为用地手续进行申报。
本次变革既增加了措施,也减少了环节。一方面,企业审批所需准备的材料从“1”到“8”有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许可申报材料被精简至6项,审批时间也缩短至两个工作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涉及规划调整的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设和设计单位可出具承诺说明,无需进行施工图审查。“无需施工图审查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一项都不会减少。”周泽志表示,“放管服”改革不是放松管理,而是要保障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增强投资预期与信心。
最后,在推进施工许可证变更业务方面,住建部门以“主动服务”为导向,分类别加速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一是对单位名称变更等非关键信息实施“即时办理”,建设单位自行在系统登记,即可直接完成变更,政府部门不再审批;二是对项目负责人变更等关键信息实施网上“即时办理”,审批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
目前,申请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数量持续增长,“拿地即开工”的政策吸引力较强,这一点李晨在对比保利集团在各省的项目时深有感触,他看到了广州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