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咨询行业在建筑领域的发展潜力如何?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建筑行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本文核心数据: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在全国能源碳排放中的比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常规建筑能耗对比、装配式与现浇建筑碳排放对比、各省份装配式应用率目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及占比

建筑全周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超过一半,建材生产与建筑运营为主要的碳排放环节

从能源终端碳排放来看,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与工业和交通领域大致相同;然而,从建筑全周期碳排放来看,建筑领域几乎是碳排放量最高的领域。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公布的数据,全国建筑全周期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例超过半数,其中建筑材料(钢铁、水泥、铝材等)占比28.3%;运行阶段(城镇住宅、公共建筑、农村建筑)占比21.9%,施工阶段占比1%。

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具有节能环保特性,在建造和使用阶段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组装而成的建筑。与现浇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在建材生产及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一方面,装配式建筑采用集约规模型数字化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材料消耗;另一方面,其后期采用机械化安装方式,大幅度减少了建筑废弃物产生,能耗降低超20%,节能减排优势明显。

装配式建筑的节能优势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节约的电力以及在使用阶段节约的能源。碳排放方面,根据《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中的测算结果显示,装配式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在建造阶段减少碳排放645.66吨,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2415.9吨。

政策大力推动装配式施工模式的普及,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持续扩大

目前我国各地的政策也在大力推动装配式施工模式的普及。广东、安徽、陕西等多数省份均设定了2035年应用率达到30%的目标,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则更为严格,分别设定了2020年应用率达到30%、50%的目标。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持续强化,以数字化技术支持绿色环保的新型施工方式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各地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末,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

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外墙保温“难题”解析,高质量发展急需行业“革新”——工保网

此次《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民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产品)使用的通知》规定,限制使用无机轻集料砂浆和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等外墙外保温系统,禁止使用胶结剂或锚栓以及两种方式组合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工艺,禁止岩棉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禁止在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青少年宫和养老院二层及以上部位使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慎用挤塑聚苯板作为楼板保温构造材料。

1、外墙保温的三大“难题”

“开裂、空鼓、脱落;保温却不阻燃;阻燃又不能满足节能建筑保温要求,这已成为外墙保温行业的三大‘难题’。”业内人士如是说。

常见保温材料的“鸡肋效应”:

保温砂浆

由于保温砂浆添加了大量的无机材料,具有不燃烧的特性,一度填补行业空白,逐步被市场认可。保温砂浆保温导热系数大,主要应用于我国南方地区,为建筑节能作出了贡献。

但保温砂浆的自身技术缺陷也逐步显现:首先,保温砂浆要现场混合搅拌,受工人操作水平、气候环境、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影响,难以监管,容易埋下隐患;其次,保温砂浆脱落、开裂、渗水、空鼓等问题多发,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和安全。最后,到2020年,全社会建筑物的总能耗要实现建筑节能75%的总目标,保温砂浆无法实现。

针对保温砂浆出现的问题。北京、江苏在国内率先开始禁止使用保温砂浆。一些地方紧随其后,要求建筑物禁止、限制、谨慎使用保温砂浆。

保温岩棉

岩棉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物,防火效果好。但保温岩棉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生态能源,环境污染问题屡被曝光。一些岩棉生产地多次被国家生态环保部点名,限期整改。为环保达标,有实力的岩棉企业不断改进和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导致保温岩棉的成本大幅提高,价格优势不再明显。

除此之外,普通保温岩棉还存在抗拉强度低;在湿热条件下尺寸不稳定,沉降导致空鼓,脱落;岩棉裸板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着连通空气,在热胀冷缩和负风压作用下极易蓬松、鼓胀等缺点。

1

2017年年底,河南开封开始限制使用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该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国产岩棉技术缺陷明显,主要表现在抗拉强度和吸水率方面,由于岩棉的憎水性,其应用于外墙保温中极易形成空腔、粉化、脱落等现象,从而达不到应有的保温效果”。

2

2019年,湖南省禁止推广使用岩棉保温材料,称:“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因不符合湖南省气候特点且存在安全隐患;无龙骨和防护面板的岩棉、玻璃棉制品内保温系统因不符合标准且对人体健康存在隐患”。

3

2020年10月,上海市公布《上海市禁止或者限制生产和使用的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目录(第五批)》: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胶结剂或锚栓以及两种方式组合的施工工艺外墙外保温系统;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岩棉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27米以上住宅以及24米以上公共建筑工程的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保温板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且保温装饰复合板单块面积应不超过1平方米,单位面积质量应不大于20kg/㎡;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80米以上的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保温板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且保温装饰复合板单块面积应不超过1平方米,单位面积质量应不大于20kg/㎡。

2020年10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的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目录(第五批)》: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胶粘剂或锚固件以及两种方式结合的施工工艺外墙外保温系统;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岩棉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27米以上住宅以及24米以上公共建筑工程的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且保温装饰复合板单块面积应不超过1平方米,单位面积质量应不大于20kg/㎡;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80米以上的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设计使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且保温装饰复合板单块面积应不超过1平方米,单位面积质量应不大于20kg/㎡。

有机材料

XPS聚苯乙烯挤塑板等有机材料,因在多起火灾中充当“帮凶”,被业界呼吁禁用。

2、高质量发展亟需行业“改革”

“外墙保温行业首先要解决‘厚颜无耻’问题,否则脱落伤人毁物事件可能会更加严重。”多名专家忧心忡忡地表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能源与环境检测中心专业总工程师杨玉忠指出,近两三年,有关外墙节能和保温领域的标准变化非常大,随着建筑节能的要求提高,对建筑保温层的厚度就相应增加,比如近零能耗建筑对外墙保温的要求相当于从现在60mm~80mm厚提高到200mm以上,这给外墙外保温的施工质量带来更高的安全隐患。

“外墙保温层越来越重,施工工艺提升不足,保温节能与安装牢固之间出现矛盾。”山东建筑大学孟扬教授说,“现在的外墙保温层每个平方米接近20公斤,固定的要求也会提高,但很多工人在现场习惯于原来比较简易的操作,难免发生一些局部固定不是很到位的情况。”

如何摆脱建筑外墙保温工程的乱象和困境?唯一出路就是“墙材改革”。目前,各地相继加大对建筑保温材料迭代更新的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与实践应用,逐渐打破建筑外墙保温工程僵局。需要注意的是,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建筑保温材料迭代更新,国家应加快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调整,为新材料施展才华搭建平台,不能总在原来的几种保温墙材上打转转儿,对技术成熟、已经取得市场认可的新材料要尽快推广使用。国家还应对研发和生产外墙保温新材的企业给予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推动形成行业争先研发创新的良好态势。

同时,要尽快实施建筑质量终身追责制。形成谁开发谁负责,谁生产谁负责,谁建筑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责任追究体系,强化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推动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使用。

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0年版)》,将外墙保温材料列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监管目录。要求“在安全评估基础上,根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高低,分类采取加强监督抽查、生产许可、执法打假、认证认可、风险监测、缺陷产品召回等措施。”相信,这将迫使保温墙材行业,加快产品和技术的改革。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