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融学院职业发展平台——河北农信社全天候客户服务热线一览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天候客服热线

一、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天候客服热线?

96369即为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二十四小时客户服务电话。在处理银行业务时若遇到任何问题,均可拨打此电话咨询。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服电话是多少?

各省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服电话各不相同。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服电话:该机构启用全省统一的客服电话“96596”,可通过访问官方网站或拨打114等查询电话进行查询。农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称RuralCreditCooperatives,中文简称农村信用社、农信社)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向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扩展资料:农村信用社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简称,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的,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向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或县市地区分布最广的信用社,属地方性金融机构,其吸纳存款及农业贷款,对农村的农业生产和民生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特别是部分县市的农村信用社,以县市名称命名,规模相对较小。由于其不属于银行,不受银监会监管,而是由省联社监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软件不能绑定农信社银行卡的原因。而农商行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简称,是由管辖内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共同入股组成的地方性银行。两者的性质不同,一种是合作制,一种是股份制,农信社是农商行的前身,经过国务院下发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改革后:农村信用社只有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和呆账准备充足率等各项指标符合农村商业银行标准,方可向中国银监局申请审批,经批准后,方可改制挂牌成为农村商业银行。也就是说,农信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实质上是一个体系,我们可以将农村信用社视为1.0版本,农村商业银行视为2.0版本。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两者之间仍存在区别。农信社遵循“一社一法人”制度,受省联社统管,各地分社相当于门店,实行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模式。而农商行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模式一致,只有总行是独立法人,各分行需接受总行的管理,经营发展等大方向与总行保持一致。

河北金融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登录端口是什么

一、河北金融学院教学管理系统地址河北金融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登录端口:

二、河北金融学院简介

河北金融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保定市,是华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是河北省重点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是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1.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初创阶段历经河北省分行银行学校、保定银行学校、河北财金学校、河北银行学校等发展阶段。1984年,升格为专科院校,更名为“保定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划归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金融学院”。

2.办学理念:秉承“明德守信、求真尚行”的校训精神,弘扬“笃学、创新、唯实”的校风,贯彻“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办学理念,恪守“严谨规范、守正创新”的工作要求,以培养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需求,具有家国情怀、科技思维、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

3.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博物馆、文体活动中心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电子图书44万册,纸质期刊852种,电子期刊1.9万种。金融博物馆是省内高校规模最大的货币金融类博物馆,馆藏资源5500余件,是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4.院系设置:学校设有研究生部、金融与投资学院、会计学院、保险与财政学院、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金融科技学院、大数据科学学院等12个学院(部),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教育教学部、人文艺术教育教学部、体育教育教学部等4个公共教学部门,设有继续教育学院。

5.学科专业:开设有1个专业硕士培养项目、38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文、法、理、工为支撑,金融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

6.教学工作:学校立足人才培养特色,凝练了“思政+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理念,构建起“开环整合、高效自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财经人才。面向金融硕士研究生实行“双主体、双导师、双考核”的培养模式。现有金融学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团队、财务管理教学团队、经济统计学教学团队5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校获批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近五年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学校获批河北省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成功组建以“绿色金融”“区域资本市场”“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系列特色班;建有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专业实验室42个。

  1. 教育工作:学校致力于培养人才特色,形成了“思政+专业+科技”的全新财经人才培养观念,打造了“开环整合、高效自优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培育出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财经人才。针对金融硕士研究生,实施“双主体、双导师、双考核”的培养模式。目前拥有金融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经济统计学5个省级“杰出教学团队”;学校荣获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近五年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学校成为河北省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成功成立了以“绿色金融”“区域资本市场”“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互联网金融”等为代表的特色班级;设有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专业实验室42个。

  2. 产教结合:学校深入行业办学,秉持“校企合作共同体”的理念,发起成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与大型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签署150余项战略合作协议。适应学科专业向深度科技化、高度智能化、交叉融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积极抢占新业态下的财经人才培养制高点,率先与产业合作共建金融科技学院,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拥抱未来、引领未来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聚焦金融科技发展应用前沿,成立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举办区块链应用发展高峰论坛;与保定市发改委、工商银行共同研发了保定市区块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2020年以来,学校联合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工信部、京东集团、华为集团等单位编写了《区块链:从核心技术到金融应用》《区块链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等系列丛书,为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学校还参与了工信部、人社部区块链应用人才国家标准编制、河北省和保定市区块链三年行动规划编制等一系列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