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平台合法吗?揭秘百度创立的具体时间点!

百度网站是何时创立的呀?

2000年。以下是其简介:

现今备受欢迎的百度公司,其名源于辛弃疾的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彦宏担任百度的总裁。

李彦宏非凡——他在知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如日中天之际,逆流而上,回到中国创办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传奇人物比尔·盖茨、迈克·戴尔一样,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洋博士”学位,辍学从商,一举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联网的严冬中,不仅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而且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元成功。

他创立的百度搜索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国可与Google媲美,六年上市,扬名海外资本市场,提振国人产业信心。

当年的阳泉少年

李彦宏,山西阳泉人,1968年出生。

和那一代人一样,未曾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主要由他的两个姐姐承担。李彦宏8岁时,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他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李彦宏也不觉得自己是。

考上阳泉一中后,李彦宏变得“老实”起来,而这股“老实劲”一直保持到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图书情报系。

但图书情报专业与他理想中的太不一样了,整日里接触的就是文献、目录,枯燥、乏味。在一般人的眼里,图情系学生的归属或许就是在某个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李彦宏的志向显然不在这里。但也正是这门李彦宏并不热爱的学科,为他以后创办“百度”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

人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机会,有的机会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就看你是否把握得住,但更多的机会则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李彦宏试图改变自己无意中选错专业的命运。

他为自己设定了一条出国留学的路,买来一大堆“托福”书猛啃,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图书馆。本来,他在校学生会谋得一个组织部副部长的职位,但掺和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适合走“红专”道路,逐渐就淡出了。北京大学提倡学生选修其他系的课程,李彦宏喜欢计算机,觉得这个专业前景好,所以,也经常去计算机系旁听一些专业课程。

1991年,李彦宏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抱硅谷梦的他,广种薄收,一次向美国十多所大学递了申请,最后被纽约布法罗大学录取。

布法罗风景秀丽,李彦宏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正是白雪皑皑,冰封大地。布法罗大学,本不招大陆留学生,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的要求下,学校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

初来乍到,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2:00。李彦宏的勤奋,其实也是众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的真实写照——补习、上课、打工。

毕业后,李彦宏被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聘用,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三年后,他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那是1997年的夏天,阳光同他的梦想一样绚烂。

硅谷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惠普、雅虎,那里有互联网和风险投资,那里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阳光,都让他向往。

李彦宏去的是Infoseek公司。时任Infoseek公司首席技术官的威廉·张一直在等着他。如同任何一个程序员,李彦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东西”,加盟Infoseek使他兴奋不已。看着每天有几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那时,李彦宏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晚饭后他常去网景公司附近散步,看着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荒地几个月后就变成了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这让他一次次地感叹新经济的魔力。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李彦宏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就谈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啦;谁谁又通过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激动。

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

从“国庆典礼”返回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无心在Infoseek继续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11月的某一天,徐勇应约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谈“大事”。

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也习惯美国人的谈话做事风格了。

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李彦宏说:“我们回国搞一家互联网公司吧。”

百度就要在中国开业了。

百度公司真正开业是在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销售工作,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那时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自己培养。

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出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恰好剩下两套公寓,420位于走廊拐角,面积稍大,适宜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位于走廊中央,不足20平方米,李彦宏便将财务和行政部门安置于此。李彦宏的办公室设在420的窗边,透过窗户斜视,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居住的43号楼尽收眼底,每当夜晚,43号楼的灯光总能唤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尽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圈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至少已有30年树龄,那个夏天,蝉在这棵树上筑巢,整夜不停地鸣叫,仿佛在举办一场永无止境的研讨会。420房间整夜灯火通明,有人困倦,便躺在椅子上休息;有人实在无法抵挡睡意,便去洗手间洗脸,回到电脑前继续工作;“烟民”们抵抗黑夜的方法显然更多,他们端一把椅子,在洗手间旁的走廊里吸烟,听蝉唱夜曲。百度就在这样一个校园民谣般的环境中诞生,并在两年内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市场份额,2002年初,公司便搬到了更宽敞的海泰大厦。

2002年春节后,百度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张,这次是因为Google的挑战。

当时Google中文版已在中国推出两年,在中国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一种压力开始让李彦宏感到不安——一方面是百度占据着中国市场80%的份额,另一方面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当Google在国外像杀手一样,接连击败Infoseek、雅虎。李彦宏就开始下定决心。别的国家你攻城掠地也罢,在中国,我李彦宏是要与你决一死战的。

于是2002年3月,李彦宏组建了技术突击队,花费重金招募了大量研发人才,准备超越Google的技术优势,李彦宏将这次秘密技术行动命名为“闪电计划”。

按照李彦宏的意见,“闪电计划”小组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百度的日访问页面(Pageview)要比原来多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

那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

“闪电小组”的成员们专注于技术革新,工作间隙也有了点独特的小发明:他们购买了一辆遥控玩具汽车,将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送过去,节省了不少力气。还有人购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在忙碌中寻找乐趣,一团热火。

但到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不满意,决定亲自担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研发。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很深,加之对当时世界前沿技术非常了解,他的加入,确实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大加快,到2002年12月,老楼下的那棵老槐树掉下了最后一片叶子,新楼里的“闪电计划”也终于圆满完成,一段忙碌的攻坚岁月尘埃落定。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删除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使用自己的产品。在网民中,百度的口碑开始赶上Google。遇见道上的朋友,李彦宏不好“赤化”别人,就由市场总监毕胜“代唠”:“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据说被他们“赤化”的朋友,没有一个认为上当受骗。比较中肯的评价认为,从那时起,“在中文搜索领域,百度和Google一样好用了”。

显然,“闪电计划”是成功的,一方面击败了最大的对手,市场份额再次得到扩张;另一方面公司技术力量得到加强,研发队伍也随之扩大。这次计划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李彦宏带着大家去郊外玩了两次,算是对大家的奖励。

百度前面的路还很长,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悉一些。

百度的官网是什么

百度的官网是。

百度是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提供广泛的互联网搜索服务,包括网页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等。其官方网站是用户访问这些服务的主要入口。通过官方网站,用户可以轻松地进行各种搜索操作,获取所需的信息。

除了搜索功能外,百度官网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实用的服务和工具。例如,百度贴吧是一个聚集了各类兴趣爱好者的社区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交流心得、分享经验;百度地图为用户提供了精准的导航和位置服务;百度知道则是一个知识问答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提问并寻求他人的帮助。这些服务和工具都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互联网体验。

总的来说,百度官网是一个综合性强、功能丰富的互联网平台。无论是需要查找信息、交流互动,还是获取实用工具和服务,用户都能在百度官网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内容。因此,对于广大互联网用户来说,记住百度官网的网址并经常访问,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