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中心网络门户登录界面(西安交大继续教育平台入口)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含职业技术与网络教育学院)之前身为西安交通大学职业技术暨继续教育学院,于2006年7月更名。学院长期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及网络教育,于1995年荣获原国家教委颁发的首批“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称号,1999年确立为“重点建设基地”;1997年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称号,1998年被评为“陕西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示范学校”及“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2006年两次荣获“全国成人招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学院拥有教职工130多人,成人在校生10000多人,网络在校生12000多人。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超过43000平方米,设有15个多媒体教室,6个计算机室,4个语音室,7个医学实验室,藏书超过20万册。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临床医学、法学、国际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建筑工程、金融学、会计学等40多个专业。设有研究生、本科、专升本、专科等多个办学层次,提供业余、函授、网络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四万余名各类人才,广受社会好评。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拥有完善的教学管理机构及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实用型、特色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学生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学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立书画协会、足协、艺术社、职声社、摄协、记者站、广播室等多个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成长。
学院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主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了解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动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学院与美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南非、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了互访和学术交流。
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学院隶属于西安科技大学,其成人教育始于1960年,文革期间被迫停办。1980年恢复办学,成立西安矿业学院函授部。1994年,在原函授部基础上组建成人教育学院,2005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院职能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扩展至成人学历教育、各类培训及面向煤矿系统单独考试、单独招生的普通高等教育。学院既是独立的办学实体,也是全校成人教育的专职管理机构,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目前设有4个科室,管理人员16名,成人在籍学生8000多人,普通高等教育面向煤炭行业单考单招在籍学生559人。
1办学宗旨
西安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突出为成人学习服务的方向,始终以在职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为导向,在招生领域突破过去单一的煤炭行业,努力拓展市场,拓宽至电力系统、金融、石化等领域,形成本科、专科、专升本、二学历,业余、脱产、岗位培训、大学后继续教育等多规格、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体系。自1998年以来,逐步形成以机制求活力,实行目标管理,从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入手,全方位开拓办学思路。以市场需求定计划,以规模质量求发展,以特色铸品牌,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努力拓宽办学领域。初步走出了面向社会,依托企业,校企结合,学校与企业、地方政府联合的办学之路。确立了自己的办学机制,奠定继续教育的发展基础,通过联合办学拓宽办学渠道的办学理念,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扩大了西安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在西北、西南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开设专业
逐步形成了西安科技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完整体系,学院广开办学渠道,深入社会、厂矿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开设社会、企业需要和受欢迎的专业。目前本科专业设有采矿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工商管理、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勘查技术与工程、英语、旅游管理等16个专业,专科专业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企业管理、采矿工程、机电一体化、工业与民用建筑、文秘、会计电算化、安全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影视表演艺术、旅游管理、计算机及应用等15个专业。在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四川、河南、陕西等省份先后设立21个函授站,覆盖了西南、西北地区,内蒙古西部,方便了在职人员的学习,较好地完善了学校—继教院—函授站—教学班四级管理体系,形成了函授、脱产、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多规格、多渠道的办学形式。且单考单招恢复了原矿业学院采矿六个本专科专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从2000年招生618人到2007年招生人数2800余人,在陕西名列前茅。目前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8000余人,其中脱产生400余名,函授生7600余名,培养层次有本科、专科、专升本,每年各类培训达1000人次。普通高等教育面向煤炭行业,单独考试单独招生在籍学生559人。
等教育服务煤炭行业。独立考试独立招生在校生559人。
3对外合作编辑
秉承面向社会、依托市场、校企合作、联合创建的原则,根据企业不同需求,设置所需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先后与神东公司、陕西各矿务局、榆神矿区、青海西部矿业公司、窑街矿务局、靖远矿务局、新疆地矿系统、神木煤炭局、府谷煤炭局、中煤南梁矿业公司、四川华莹山矿务局、芙蓉矿务局、鲁能陕西府谷能源公司等联合举办采煤、矿山机电、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为煤炭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与陕西地方电力公司合作培养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人才,与银行系统联合培养了一批金融专业技术人员。
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学院自1998年以来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增长,在全额承担人员的工资和岗位津贴,补贴及学院日常运转费用,教学及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学费及各项收入近千万元。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累计结余900余万元办学经费。学院恢复举办成人教育以来,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他们中绝大多数成为所在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0余人分别担任了矿处级领导干部,其中有20余人担任厅局级领导。西安科技大学1966级函授毕业生经天亮现任中煤集团总经理。200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85届电气自动化本科毕业生沈浩从基层由所长,处长,局长干起,现已担任陕西第一大企业-陕西延长油矿集团董事长,并被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员。其余大多坚守在煤炭企业局。公司领导岗位上。他们的扎实工作和为国民经济建设付出的努力,已赢得了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院严格加强教学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配套的成人教育管理制度,做到了每个专业有计划,每门课程有大纲。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有据可依、依法治教、严格治教,严格按照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授课,依据函授学生的特点组织面授和辅导。学院始终坚持在函授生中狠抓自学、面授、实践、考试和毕业设计等五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由学院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派人送卷巡考、统一阅卷登分的四统一考试制度,统一来校做毕业设计,严把教学的各个环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4学院领导编辑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苏更生,男,高级工程师,汉族,1959年9月生,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1976年参军入伍,历任卫生员、班长、分队长等职务;1983年毕业于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矿井建设专业,1997年毕业于陕西省委党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1983-1992年先后在西安矿业学院采矿系、建工系和组织部工作,任办公室主任、秘书等职,1993年任人事处副处长。1996年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1998年任地质系党总支书记,2002年3月任西安科技学院建工系党总支书记,同年9月任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先后撰写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论文20余篇,发表18篇,主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三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3项。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杨梅忠,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地质专业,现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地质学会、西安地质学会、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矿区环境治理与恢复、矿山地质灾害勘察、评估与治理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4部,多次获省部级、厅局级表彰和奖励。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吕晓军,男,中共党员,工程师,硕士;1999年山西大学本科毕业,2007年取得西安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继续教育学院分工会主席;十年来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主持参与完成纵向研究课题2项;曾获“西安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西安科技大学勤廉兼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刘福民,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煤炭企业管理专业,现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省部级统编教材8部,主持和参加了1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获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负责和参与了校级教改项目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经济与战略、资本经营与公司理财、投资项目评价。
继续教育学院原党总支书记
沙保胜,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原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现负责单考单招专项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大学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20多年来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曾两次获得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两次获学校优秀党员。在高校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