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考信息平台登录界面,中考日期公布详情

镇江市中考日程

镇江市中考定于6月17日至19日进行,市区各考点将继续使用规范化考场。

镇江今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为688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成绩按卷面原始分计入中考总分;体育与健康科目28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卷面分均为100分,分别按考试实际得分的20%、60%计入升学成绩总分;

地理、生物学科卷面分均为100分,均按考试实际得分的10%计入升学成绩总分。以上各学科考试卷面实际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计入升学总分,累计后升学总分如仍有小数,按四舍五入取其整数作为升学成绩总分。

做好充分准备,全力以赴。请相信,你的付出,定会获得回报。祝愿所有考生心想事成!

2023年镇江中考定于6月17日至19日。市区报名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有7141人,共设19个考点,247个考场,参加初二地理、生物考试的学生有7575人,共设19个考点,262个考场。

2023年扬中市共有2283人参加中考文化考试,设9个考点,81个考场;2368人参加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设9个考点,84个考场。

志愿确认表需由考生及家长签字确认。普通高中、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联合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在当年中考报名前向社会公布。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中职与本科、中职与高职、五年制高职、省属普通中专计划由省下达,市统一执行。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不得违规招收外省及我省其他设区市的考生。

十年苦读,一朝成名。中考成绩一分一操场的情况已成定局。考生应秉持每分必争,尽量不失分的原则参加考试。

求2022年镇江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1. níng黎枷 jué

2.教然后知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一览众山小醉翁之意不在酒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3.C

4.(锦襕异宝)袈裟(答出“袈裟”即可)

5.①劫了生辰纲。(意思对即可)

②宋江找借口脱身,给晁盖通风报信。(意思对即可)

6.(1)第①处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意思对即可)。

(2)第②处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意思对即可)。

(3)第③处应将“是否”删去,

(4)第④处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7.(1)芒种

(2)安排农事的需要。(意思对即可)

(3)清明有利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或“有利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意思对即可)

8.地处市井(或“毗邻百姓”);建筑简陋(或“屋内陈设简陋”)。(意思对即可)

9.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一:这两人的园屋和作者的宅院一样狭小,以此表明自己和他俩一样,不重物质生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运用村托(类比)手法,以“庾信园”“陶潜屋”衬托自己的“小宅”(或“以小宅类比古人的陋室”),隐含以“贤人”自居之意,抒发自己虽居小宅,但心胸宽广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10.C

11.更加等候,等待改变从前,往昔(意思对即可)

12.①各地(或“许多”)胡人都争着把马卖给唐军(或“唐朝”“唐人”),唐军(或“唐朝”“唐人”)把马全都买下。(意思对即可)

②我怎么能够用几万人的生命来换取我一个人的官位呢!

13.(1)伺机兴师,出必有功;(2)高价买马,唐兵益壮;(3)反对攻打吐蕃,认为得不偿失。(意思对即可)

14.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一:军中士卒为了功名,求战心切与王忠嗣派人反复侦察、见机出兵形成对比,突出王忠嗣的谨慎稳重。

示例二:王忠嗣反对攻打石堡城与董延光主动请求率兵攻打形成对比,体现出王忠嗣对士兵生命的关爱。

示例三:哥舒翰率兵攻打的结果,衬托王忠嗣预估攻打石堡城会损失巨大、得不偿失的正确,突出王忠嗣高瞻远瞩,料敌如神。

示例四:李光强对王忠嗣态度的转变,侧面衬托王忠嗣始终不愿用数万人的生命来保全官职,突出王忠嗣的正直善良。

(意思对即可)

15.左上方是群山围绕出的隐逸世界(或“右下方是被群山隔绝的现实世界”)。对隐逸世界的向往(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意思对即可)

16.对描绘的景物,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对描绘的景物,要能表现其精神实质;对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17.一切美术作品,尽量表现,非为不能,而且不必。(意思对即可)

18.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一:中国画重在表现所描绘景物的精神实质,并不强调和现实完全一致,是在创造意境。

示例二:画家力求表现所描绘景物的精神实质,经过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示例三: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有了深刻感受,有了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就有了意境的独创性。

示例四:画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又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画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19.有温情回忆(或“心生喜悦的涟漪”)写文学,备课写讲义觉得它亮得那么有力量,觉得安全能够读写(或者“就着小台板读着、写着,无意地准备了未来”)

20.既寓指生活中的人们需要光(或“小王子对光的向往”),也表达了生活中的“点灯人”对他人有重要意义(或“点灯人对小王子有着重要影响”),从而自然引出下文中的各类“点灯人”(作家、画家等人)。(意思对即可)

20.既寓指生活中的人们需要光明(或“小王子对光明的向往”),也体现了生活中的“指路灯”对他人有重要价值(或“指路灯对小王子有着重要影响”),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中的各种“指路灯”(作家、画家等人)。(意思对即可)

21.(1)贫穷的梵高,竟然完全陶醉于绘画之中;生活中没有光亮的人,竟然创作出照亮世间的光影(或“竟然心中一片光明”)。(意思对即可)

(2)体会到“青年人想在床头有些亮光的小心愿”;体会到“眼开眼闭的人心里也有光”(或“青年人想在床头有些亮光的小心愿被宽容地照应了”,或“体会到领导心中也有光”);认识到“恋光的不止哪一个某某人”(或“从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恋光心理”)。(意思对即可)

22.强调写作背景,既是点题,也呼应前文那盏老台灯“一直在我桌上,夜晚和阴沉的白天,都亮着”的描述,更蕴含深意;表明自己要将灯光融入文学文字(或“正践行‘寻找光亮的角度,写出光影照着的人生,鼓励生命和岁月,令心境明媚’的创作理念”),通过此文给人们传递“小光明”(或“启发人们要做指路灯”)。(意思对即可)

23.例文:

其实是长处

小时候,总被父母催促,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快点吃,要迟到了”“看你吃个饭磨磨唧唧的”,是不是很熟悉,想必大家也都有被父母在吃饭问题上被“责备”的经历吧。家长有时候觉得孩子吃饭慢,是怕孩子养成拖延的习惯,担心孩子遇到事情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没有时间观念。

我喜欢慢点吃,喜欢享受流淌在唇齿间食物的美味,喜欢美好的感觉在眉宇间舒展,喜欢体会一家人坐在一起温馨满满的时刻,喜欢看见妈妈见我将盘碗扫荡个精光的喜悦。我觉得,慢点吃其实是长处。

然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已经让很多人忘记了初心,吃饭仅仅是为了果腹,甚至吃完也不知道饭的滋味。因此,饭就成了快递员手中的狼吞虎咽,办公室白领的凑合,孤寡老人眼里的随意。殊不知,每个人都渴望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细嚼慢咽地享受一顿美好的晚餐。尤其是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里,慢慢吃是一种智慧。

之于身体,吃饭慢,能够使食物得到充分地咀嚼。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后,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古文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慢慢吃,还可以将鱼刺、骨头等危险物仔细地挑出,以免损伤身体。

之于精神,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细细地咀嚼时,大脑皮层的运动会增加,可以预防大脑的老化,同时各种食材味道的刺激,能愉悦人们的身心,使人心绪变得平稳。加上和亲近的人一起围坐,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享受着人间烟火,也是一件幸事。

可见,吃饭慢并不是短处,而是长处。但是物极必反,吃饭也不能过于慢,不能边玩手机边吃,也不能过于挑剔。总之,凡事要有度,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适度的慢,其实是一种长处。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