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企业排行榜揭晓:中晶科技性质探究
龙岩中晶科技属国有企业吗
福建中晶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龙岩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之下,是一家国营的全资企业。这表示其资金完全由政府投入,并直接管理。中晶科技的创立背景与龙岩投资发展集团紧密相联,彰显了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公司的长远规划展现了其雄心壮志与战略眼光。计划总投资达10.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年产1200万片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简称PSS)的生产。这标志着中晶科技在高科技材料领域拥有明确的目标与定位。
在具体实施层面,中晶科技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一期项目启动,预计投资4.5亿元人民币,预计年产量为720万片PSS。这一阶段是整体规划中的第一步,旨在打下坚实基础,并逐步积累经验与技术实力。
总体来看,福建中晶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龙岩投资发展集团的分支,其国有企业身份不仅代表了政府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支持,更体现了在特定领域内,国有企业通过明确的规划与投入,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心与能力。中晶科技的发展蓝图与实施策略,不仅对行业内部产生示范效应,也对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龙岩:产教“深度融合” 助力高质量发展
龙岩学院与福建紫金铜业合作的铜合金带材项目荣获中国发明协会2021年度发明创业奖创新奖;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龙马环卫装备产业学院被列入省高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试点;5所院校入选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11个专业入选省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6家企业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台15个、科研及创新创业团队21个,取得创新成果近百项;产教融合信息服务系统投入使用……
昨日,记者从市产教融合联盟秘书处了解到,自2020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市产教融合联席会议以来,我市产教融合工作不断深化、亮点纷呈,校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就业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精准对接,院校和企业深度参与、教育与产业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新格局加速形成,为闽西老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产业和人才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家院校、19个行业协会、30家大中型骨干企业深度参与,先后签约并实施360多个产教融合项目,一批高层次人才实现校企互聘,投入各类项目经费达1.1亿多元,校企间各要素加速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衔接贯通。”市产教融合联盟秘书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协同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位于龙岩高新区(经开区)的龙岩学院大学科技园2021年被评为“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去年引进19个项目,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建立了五大产教对接平台,发挥学院科研和人才优势,通过引项目入园孵化培育,全面服务区域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龙岩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负责人李栋渊介绍。
协同创新热潮涌。一年多来,我市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教育供给,推动产业资源与办学资源整合优化,深化“聚才创新”,多维度多层次“牵线搭桥”,服务助推校企协同共建创新创业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等,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产学研活动,解决企业生产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
龙岩学院以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奇迈科技创新基金为载体,融通科研优势资源,推进校地、校企、校产协同创新:与厦大合作开展的“连续处理效应的异质性分析及其在政策评估中应用研究”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支持;与福建德尔科技共同申报的“工业废气回收提纯电子级六氟乙烷关键技术的研发”获省重大专项专题项目立项;教师申请专利153项,形成企业新标准1项,创造新产品10项,为企业新增产值近亿元。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群建院”理念,主动适应我市构建“5+N”现代产业体系布局,重构形成八大专业群,对接服务相关产业集群,校企共建文旅、电商、机械等产业研究院和协同创新中心。“比如构建文旅创意专业群,组建相对应的文化与旅游学院,新办康养类专业,构建健康服务专业群;融入环境检测环保工艺等组群元素,重构智能环保装备制造专业群。”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俊平介绍说。
龙岩技师学院积极服务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建成全省首个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发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作用,送教上门,送技入企,2021年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1项,校企合作申请专利11项,培训工业园区企业员工近8000人次。“我们积极为区域企业服务,帮助机械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比如帮他们开展机床精度检测,进行工艺优化。”龙岩技师学院教务处主任丰飞说。
协同创新结出累累硕果。2021年,我市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福建德尔科技有限公司获“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我市还获评“国家创新型城市”。
协同育人
打造高素质人才培养高地
3月25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龙岩侨中与华润水泥(龙岩)有限公司的校企协同育人案例入选。
校企协同汇聚育人合力。我市相关院校和企业以共建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园中校”、职业技能提升中心等为载体,深化双主体协同育人,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一课多师”“双师同堂”,实施“二元制”“新型学徒制”等,建好建全人才培育链,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工匠”。
校企联合凝聚育人合力。我市有关院校与企业依托共建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园中校”、职业技能提升中心等平台,深化双主体协同育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一课多师”“双师共堂”,推行“二元制”“新型学徒制”等模式,完善人才培育链条,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为企业输送更多高技能“工匠”。
龙岩学院以打造现代产业学院为平台,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全流程,目前已共建课程200余门、“双师共堂”课程354门,构建了5个校企一体化实训平台,共建教师培训基地30个、实践教学基地366个。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方合作共建字节跳动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福龙马环卫装备产业学院以及闽西博恩乡村振兴技术应用研究院,牵头成立汽车维修、学前教育、建筑等3个市级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引入13家行业协会。
龙岩技师学院将学校融入园区,将专业融入产业链,将课堂移至车间,连续两届成为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两名学生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其中一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多元化办学培养出更多扎根当地的“龙岩工匠”。2021年,我市高校龙岩籍毕业生在岩就业落实率62.7%、中职毕业生留岩就业率76.89%。
发挥智力优势
全面助力老区发展
得益于龙岩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的科研支持,去年武平林下紫灵芝种植面积达5300亩,种植产量提升约6.2%,申请专利3件。这是龙岩学院大力实施“百名教授博士进基层”“千名专家科技服务社会”行动,成立5支专业团队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悉,2021年,该校有108名教师入选省市级个人科技特派员,37个团队入选省级团体科技特派员,先后开展横向科技服务176项。
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我市各院校聚焦发展,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全面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全市各院校开展职业培训7万人次;累计派出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近120人次,服务各类产业发展。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康养、数字经济、有色金属、建筑等产业需求,搭建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实训平台,“一师一企”项目对接覆盖率100%;派出20名省、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一线。龙岩技师学院成立机械、电器、交通三大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利用五轴加工中心、三坐标检测仪、激光干涉仪等先进设备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攻关……
据悉,为推动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提质增效,下一步,我市将围绕《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的“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水平”等目标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激发融合活力,更好地赋能龙岩高质量发展。(融媒体记者吴洪斌王大祯张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