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新学期阅读提升训练:第一单元细雨梨花解题攻略

语文六年级新阅读优化训练的第一单元细雨梨花解答

卓越教育提示您:

1.阅读文章第④—⑤段,请简要总结梨花的特点。(4分)

答:

2.请从画线的A、B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不少于100字)(5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

答案示例:

花色洁白(1分);花味幽香(1分);花数量多,花态茂盛(繁密)(1分);娇嫩,纯洁可爱(1分)。

评分说明:意思相符即可。

2.(5分)

【A】处答案示例:

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梨花比作海,描绘出花数量多、花态茂盛,“银装素裹”描绘出花的洁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描绘出“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清香四溢(3分);进而抒发出作者纯净宁静的心绪(1分)。

评分说明:意思相符即可。

【B】处答案示例:

本句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繁茂的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直接赋予花以人的动作、人的情态;把“盛开的梨花”比喻“少女般纯洁的笑靥”,描绘出梨花浸透雨水后的娇嫩欲滴、生机勃勃(2分);从而激发读者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情感(1分)。

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银版)解答

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有一项是( A)

A.菜畦( qí)陌生( mò)潇洒( dǎng)殆( dà)

B.潜龙( qián)鉴赏( jiàn)戒尺( jiè)秕谷(bǐ)

C.论语( lún)锡箔( bó)笸箩( pó)愠( yùn)

D.渊博( yuān)祈祷( qí)狗窦( dòu)攒(cuán)

2.写出下列形近字的读音并组词。

络( luò)网络 荚()豆荚

落()降落 颊()面颊

仿()模仿 蜕()蜕变

妨()妨碍 悦()喜悦

寇()敌人 倜()倜傥

冠()帽子 惆()惆怅

3.解词。

1)确凿______

2)攒______

3)机关______

4)鉴赏______

5)人声鼎沸______

6)恭敬______

7)高枕而卧________

4.为下列句子选出恰当的动词,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A.薄薄有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王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__(A:扫;B:揭;C掀)开一块雪,__(A:现;B:晾;C: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A:架;B:支;C:撑)起一面的竹筛来,下面_(A:洒;B:放;C:撒)些谷,棒上_(A:拴;B:系;C:扣)一条绳,人远远地__(A:牵;B:拉C:抽)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A:收;B:拉C:抽)便____(A;逮;B:捉C;罩)住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写于1926年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C.百草园到三味书书屋都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是作者的当时的乐园。

D.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即是早晨的花傍晚时拾起来,意即晚年回忆早年之事。

(一)阅读课文相关段落,回答问题。

6第九段中捕鸟的条件是?(用原文回答)


7第九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表达感情的关键的一句。

________-

8第九段在全文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9第11段中能表现先生特点的是哪几句?


10:展开想象仿照第九段中:“也许-------也许-------也许-------”三句话再写三句使上下文衔接自然。_________


11:第九段中:“我不知道--------”一句,是作者真知道吗?为什么这样说?___________

12:第九段中的“……………”省略了什么内容?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3:在雪天捕鸟的时候,作者使用了哪些生动地再现了捕鸟的过程?为什么作者把捕鸟的过程写得这么生动形象?_______


14选文第一段中心意思是什么?写冬天的百草无味,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15:选文第2段结尾写“我”和闰土的父亲用同样的方法捕鸟收获大不相同,仔细品味闰土的父亲对得失缘由的解释,思考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_______

16:这部分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而后面写了下雪带来的乐趣,这种手法是__,在表达方式上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

17. 1.扼要概括第二段描写的百草园里景物的特点

    1. 简明扼要地总结第二段所描述的百草园中景物的特征。
  1. 第3段末提到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以无限的情趣”主要指的是什么?

  2. 第六段中“风调雨顺的时候”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

  3. 第7段提到自己是“百草园走出来的人”,这是为什么?(不超过30个字)

  4.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两项是()

    A. 鲁迅的信念与希望如同百草园的草一般,不会因生命终结而消失,只会孕育出更加旺盛、更加蓬勃的新春。

    B. 本文从百草园的生机出发,赞颂了鲁迅先生奋发向前的精神,表达了振兴中华的满腔热情。

    C. 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百草园的小草象征着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D. 本文首尾呼应,篇末点题,结构紧凑,语言含蓄,主题集中。

    E.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未能听到鸣蝉、看到黄蜂和叫天子的遗憾之情。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