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宜兴房产门户:官方网站揭秘!宜兴名人大盘点!
宜兴名士何在
宜兴知名的历史名士包括:周处、陈庆之、蒋捷、卢象升、徐溥、周延儒。近现代名士有:徐悲鸿、吴冠中、周培源、顾景舟。
知名历史人物的简介:
1、周处,生卒年为236年~297年,晋朝家喻户晓的“周处除三害”的主角,是改邪归正、革故鼎新、励志图强、忠心报国的典范;所著《阳羡风土记》是中国最早记载地方风俗和民情的著作之一。
2、陈庆之,生卒年为484年~539年,南北朝时期将领,一代名将。
3、蒋捷,生卒年为1245年-1301年,宋末元初词人,宋末四大家之一。
4、卢象升,生卒年为1600年~1639年,明代末年著名抗清将领。
5、徐溥,生卒年为1428年~1499年,任职内阁为相12年,政绩显著,一代良相。
6、周延儒,生卒年为1593年~1644年,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连中两元(会元、状元),后二度为相。
近现代名士的简介:
1、徐悲鸿,生卒年为1895年~1953年,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2、吴冠中,生卒年为1919年~2010年,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3、周培源,生卒年为1902年~1993年,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4、顾景舟,生卒年为1915年~1996年,宜兴紫砂名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国内外誉为“壶艺宗师”。
补充资料:
1、宜兴地灵人杰,古有进士548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5人、探花1人;任宰相(或相当职务)的10人。
2、现代更是人才辈出。宜兴被誉为“教授之乡”,有宜兴籍大学校长100多位。其中,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物理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培源,有被称为“一街双星”的原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和台湾大学原校长虞兆中,有被誉为“双子星座”的孪生兄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原名史绍华)和著名教育家史绍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宜兴
中国宜兴政府门户网站-《宜兴概况》文章
如何养护宜兴毛竹林
宜兴盛产毛竹,被誉为“竹海”。毛竹是我县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在我省除溧阳县产少量毛竹,宜兴县堪称得天独厚了。每到秋季,一般要砍伐一百多万支毛竹,调往全省各县、市作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和军需民用。宜兴的毛竹在历史上曾经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今后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它将起着更大的作用。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属天目山脉。在古代竹、木、草杂生时代,就生长着毛竹。据《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良渚文化》一文中所载:“良诸文化时期,手工业有……竹、木器等。”宜兴属于太湖地区主要的产竹基地。古代文人写下了不少有关宜兴毛竹的诗文,如宋代高僧云庵禅师就写下了“入山不见寺,深在万竹中,游人看不厌,岚翠泼空濠”的诗句。又传说诸葛亮“草船借箭”,其船上用的桅杆就是宜兴产的毛竹。这些说明宜兴毛竹已有悠久的历史。
解放前,我县毛竹主要分布在太华、茗岭、湖父沿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约有面积八、九万亩。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全靠人力车推和牲口驮运毛竹上市场出售,价格低廉。山农“靠山吃山”,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毛竹资源,赖以出卖劳力得到一点微薄的力资来养家活口,这就使得山区集镇张渚、湖父的经济相对说来比较繁荣,故有“金张渚、银湖父”之称。据1950年5月张渚镇工商联统计资料,全镇经营毛竹、竹器之类的行商店铺有193户,从业人员500余人。其中长竹行(代客买卖毛竹,收取8%的“行佣”)55户;短竹(做短货、竹筷之类商品)93户;扁竹(经营凉席、竹匾之类产品)17户;圆竹(制作竹床、竹桌椅、锄头柄、扁担等)28户。这些毛竹及竹器是张渚山区的传统产品,远销大江南北,供应广大城乡。但那时毛竹价格低,不及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本网站加注)收购价的20%,说不上对毛竹生产的扶植、发展,只能让它“听天由命,自生自灭”。更有甚者,对毛竹乱加砍伐,以致毛竹山遭到严重破坏,有的早已“全军覆灭”,仅剩零星毛竹、埠头老根作为历见证罢了。
随着解放后的土改、合作化等一系列生产资料变革,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对林业生产非常重视,加强了对毛竹生产的技术指导。毛竹生产也和工农业生产一样,有了飞跃的发展。
为了绿化祖国,南竹北移,在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每年都要支援苏北、山东等地母竹10万株左右,并先后派出有经验的竹农赴新竹区进行实地栽培毛竹的技术指导。现在徐州地区已有宜兴母竹繁殖的成片毛竹林了,刚劲的翠竹屹立在黄海之滨,这是我县对南竹北移的一大贡献。
毛竹生长快,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很有发展前途,因此被誉为“竹中之王”。毛竹全身都是宝,其皮可造纸,制纤维,竹梢可做扫把等,竹子可代钢筋,可做桅杆。竹子在生活用品上应用更为广泛,可做竹椅、竹躺竹橱等。古人苏东坡早就对竹子有高度的评价,曾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竹笋在食谱中可谓佳品,其特点鲜、美、爽口,高蛋白,低脂肪,粗纤维。山农有句谚语:竹叶尖尖,竹根连牵,竹笋吃了,竹子买钱。毛竹在农业上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如竹柄、耥杆、撑杆、扁担等农具均须毛竹制作。
竹材繁茂,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因而被赞誉为“竹类之王”。竹材浑身是宝,其外皮可用来造纸、制造纤维,竹梢可制作扫帚等,竹材可替代钢筋,用作桅杆。竹材在生活用品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如竹椅、竹床、竹橱等。古代文学家苏东坡早已对竹材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曾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竹笋在食谱中堪称佳品,其特点为鲜、美、爽口,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粗纤维。山农有句谚语:“竹叶尖尖,竹根连牵,竹笋吃了,竹子卖钱。”毛竹在农业中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如竹柄、耥杆、撑杆、扁担等农具均需毛竹制作。
竹材对于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县拥有五六十万亩山地,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少,生态环境较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