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资源交易平台揭秘:涪丰石高速项目详述
涪丰石高速公路概述
涪丰石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补充,亦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三环十射三联线”主干公路网“十射”的一部分。中达咨询通过查阅各类建筑网站资料,搜集到了关于涪丰石高速公路的相关信息介绍:
涪丰石高速公路是重庆“一圈两翼”经济圈的关键交通纽带,以及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是重庆市、贵州北部、四川南部地区通往长三角地区最便捷的公路运输通道,同时也是沪渝通道内最后一条建设的高速公路。对于增强重庆主城区对三峡库区的经济辐射,推动重庆逐步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条“Y”字形的沿江高速上,主线和支线计划设置5个收费站,分别是迎龙收费站、双河口收费站、长寿收费站、蔺市收费站、涪陵收费站。同时,在丰盛预留一个出口。
概要
重庆涪陵至丰都、丰都至石柱高速公路(简称“涪丰石高速”)于2008年由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以《关于涪陵至丰都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交〔2008〕1443号)、《关于丰都至石柱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交〔2008〕1442号)批准立项,并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合同工期为2013年6月竣工。
涪丰石高速公路是重庆市“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重庆至安康的重要一段,2008年,中交路桥(原路桥建设)重庆公司以BOT+EPC模式签约重庆涪陵至丰都、丰都至石柱高速公路项目,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110.007公里,建设期4年,收费期30年,预计2012年底通车。投资估算总额约107.2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线起于规划沿江高速与涪南高速公路交叉点处,经涪陵龙桥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清溪镇、南沱镇、丰都湛普镇、三合镇、双路镇、兴义镇、高家镇、石柱下路镇、南宾镇,终点止于石柱县三店乡,前接垫—忠—利高速公路。其中丰涪段总长度约56公里,2012年底建成通车后,涪陵与丰都城区之间的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从重庆主城到丰都县城间里程也从160多公里缩短至118公里,行车时间也将由原来的2个半到3小时缩短到1个多小时。涪丰石高速公路建设将增强重庆对三峡库区经济辐射力,特别是有力推动丰都、石柱的旅游发展。也将结束丰都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以上就是CBI中达咨询对涪丰石高速公路的概述。更多关于公路的知识,请您关注中达咨询的建筑知识栏目。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太和乡重庆市涪陵区太和乡
太和乡,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东经107°18′,北纬29°31′,乡域面积为45.62平方公里,距城区公路里程40公里,拥有直达城区的混凝土路面。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当时称太和场,得名于该地寺庙太和殿。在1931年设立了太和乡,后在1940年撤销,1942年又复置,至1953年分为太和乡、石干乡、灵胜乡。1955年三乡合并为太和乡,直至1982年再次复置。1992年6月,太和乡并入马武镇,直至1998年11月25日,太和乡再次复置。
太和乡地处高山丘陵地带,海拔在700—1200米之间,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3.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约为1200小时。该乡土壤以灰棕紫色泥和暗紫色泥为主,大部分呈酸性。农业方面,截至2006年末,全乡耕地面积为8858亩,其中田地4005亩,土地4852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687亩。现有各类水利工程146处,森林面积为2643.3公顷,覆盖率为46.65%。该地的经济林木、野生植物和野生中药材具有较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且无工业污染,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土特产包括山茱萸、野生蕨台菜(龙爪菜)、烤烟、青菜头、野生黄连、猕猴桃等。
太和乡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无工业企业污染,空气清新,四季气候分明,冬可赏雪,夏可避暑纳凉,旅游资源丰富,是避暑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主要景点有太和麟龟竹海、卫东水库景区、大梁子山景区和古洞景观。太和麟龟竹海位于太和场1公里处,拥有250亩茂密的楠竹林场,是一个观光休闲、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卫东水库景区位于太和乡政府驻地6公里处,建于1970年,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是观光、垂钓、游泳的理想地点。大梁子山景区与武隆县交界,山顶海拔1165米,是登山旅游、观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古洞景观包括观音洞和六个古洞,据传是明朝末年跑缀时肖姓人氏避难的地方。
经济发展方面,1998年复置太和乡后,实施了“扶贫工程”,全乡干群团结奋战,1999年实现了越温达标。2006年全乡生产部值为2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业生产总值实现2058万元,比上年增加16.9%;财政收入为2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80元,比上年增加73元。2006年底,有工商户167户。
交通建设方面,太和乡在1963年始通公路,至1998年全乡公路总里程达到125公里,其中四级路24公里,混凝土砼路面7公里。1958年始通电话,2000年7月全乡开通程控电话,2001年建成了移动通讯接收基站。2003年10月开通了党政内网,2004年开通了对外网站。场镇建设有较大程度改善。
教育卫生事业方面,太和乡现有1所中心校和1所卫生院承载全乡教育卫生事业。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五保户29户,建卡贫困户83户244人;建卡残疾人160人;贫困户353户113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9%。去年全乡遭受百年不遇干旱,人畜饮水更加困难。至今仍有80%的群众为饮水不安全人口(取水垂直距离在80米以上、水平距离在1公里以上、往返时间在1小时以上)。
教育医疗卫生领域,太和乡目前设有1所中心学校和1所卫生院,支撑全乡的医疗卫生事业。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尽管如此,仍有五保户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44人;建档立卡残疾人160人;贫困户353户113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9%。去年全乡遭遇了百年罕见的旱灾,人畜饮水问题更加严峻。截至目前,仍有80%的群众面临饮水安全隐患(取水垂直距离超过80米、水平距离超过1公里、往返时间超过1小时)。
扩展资料
太和乡是一个地名,在中国重庆市、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黑龙江省等9个省份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的不同,各个乡镇在发展建设方面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