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性能提升评测纪要:探索网络优化关键措施
网络优化的实施要点我们主要应做什么
线路网络优化涉及对现有网络的业务数据分析、实地测试数据搜集、参数评估、硬件检验等手段,以识别影响网络品质的因素。随后,通过调整参数、优化网络架构、调整设备配置以及运用某些技术策略(如采用MRP规划方法等),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实现现有网络资源的最大化效益,以最低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二、GSM无线网络优化的常规途径
网络优化手段繁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阶段,通常通过分析OMC-R数据及路测结果来制定网络调整方案。经过图1流程的多次循环,网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然而,仅凭上述方法难以全面发现和解决问题,此时通常会结合用户反馈和CQT测试来查找问题,并运用信令跟踪分析、话务统计分析和路测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问题根源。在实际优化过程中,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成为网络优化中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关键在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方法:
-
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况。这是我们大多数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通过对收集到的参数进行分类处理,形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如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其他手段,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统一的参数模板,以便更快地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整特定小区或整个网络的参数等措施,使系统各小区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全网系统指标。
-
DT(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常在DT中根据需要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分为长呼(时长不限,直到掉话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据平均用户呼叫时长定)两种(可视情况调节时长),为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路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接口的数据及测量覆盖,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平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小岛效应;扇区是否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况,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话的原因,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
CQT(呼叫质量测试或定点网络质量测试):在服务区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信比较集中的场合,如酒店、机场、车站、重要部门、写字楼、集会场所等。它是DT测试的重要补充手段。通常还可完成DT所无法测试的深度室内覆盖及高楼等无线信号较复杂地区的测试,是场强测试方法的一种简单形式。
-
用户反馈:通过用户反馈了解网络质量。尤其在网络优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通过路测或数据分析已较难发现网络中的个别问题,此时通过可能无处不在的用户通话所发现的问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服务状况。结合场强测试或简单的CQT测试,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该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
-
信令分析法:信令分析主要是对有疑问的站点的A接口、Abis接口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A接口采集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切换局数据不全(遗漏切换关系)、信令负荷、硬件故障(找出有问题的中继或时隙)及话务
关于话务App的网络测试性能优化策略
优化DNS解析和缓存
由于我们的App网络服务主要基于TCP连接,为了将DNS时间降至最低,我们内置了Server IP列表,该列表可以在App启动服务中下发更新。App启动后的首次网络服务会从Server IP列表中取一个IP地址进行TCP连接,同时DNS解析会并行进行,DNS成功后,会返回最适合用户网络的Server IP,那么这个Server IP会被加入到Server IP列表中被优先使用。
网络质量检测
针对网络连接和读写操作的超时时间,我们提出了网络质量检测机制。目前做到的是根据用户是在2G/3G/4G/Wi-Fi的网络环境来设置不同的超时参数,以及网络服务的并发数量。2G/3G/4G网络环境对并发TCP连接的数量是有限制的(2G网络下运营商经常只能允许单个Host一个TCP连接),因此网络服务重要参数能够根据网络质量状况来动态设定对性能和体验都非常重要。
提供网络服务优先级和依赖机制
由于网络对并发TCP连接的限制,就需要能够控制不必要的网络服务数量,因此我们在通讯模块中加入了网络服务优先级和依赖机制。发送一个网络服务,可以设置它的优先级,高优先级的服务优先使用长连接,低优先级的就是用短连接。长连接由于是从长连接池中取到的TCP连接,因此节省了TCP连接时间。
网络服务依赖机制是指可以设置数个服务的依赖关系,即主从服务。假设一个App页面要发多个服务,主服务成功的情况下,才去发子服务,如果主服务失败了,子服务就无需再关心成功或者失败,会直接被取消。如果主服务成功了,那么子服务就会自动触发。
网络服务关联机制涉及配置多服务间的相互依赖,即主从服务关系。设想一个应用页面需调用多服务,仅在主服务执行成功后,才启动子服务;若主服务失败,子服务无需再关注其结果,将直接被终止。一旦主服务成功,子服务便会自动启动。
引入网络服务重试机制
由于移动网络的不稳定性,若一次网络服务请求失败,直接向用户反馈失败信息,用户体验不佳。为此,我们引入了网络服务重试机制,即在网络服务连接失败、发送请求失败、读取响应失败时自动重试;在长连接失败时,采用短连接进行补偿,短连接服务失败时同样采用短连接进行补偿。此机制提升了用户感知的服务成功率。
降低数据传输量
我们对TCP服务的数据负载格式和序列化/反序列化算法进行了优化,由自定义格式转换为Protocol Buffer数据格式,效果显著。同时,调整了序列化/反序列化算法,若使用JSON数据格式,选择一个高效的反序列化算法,针对实际业务数据进行测试,收益明显。
提升海外网络性能
优化海外网络性能的主要手段是投入资金,如CDN加速、提升带宽、实现动静资源分离等,对于应用中的Hybrid模块优化效果显著。